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青铜器唇部,以及青铜器局部纹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商周时的青铜器是怎么做出各种复杂的花纹的?
题主所说复杂花纹,应该是指图一中那种细腻繁复的镂空花纹吧,如果确实如此,这的确是一种在当时来说很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失蜡法!失蜡法铸造的器物,以战国时期楚国的两件器物最为典型:
一件是淅川下寺的云纹铜禁,
一件是曾侯乙墓的青铜尊盘。
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云纹铜禁”,长131cm,宽67.6cm,禁中间的长方形用来置物;禁的四周则是十二个立体龙形,龙角龙尾均作浮雕装饰;在其底部四角和四周,还有12个踞伏的怪兽充当器足。
看过国家宝藏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件来自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不陌生,它是目前所知我国失蜡法铸造工艺最早的铸品之一。
除了这件“云纹铜禁”,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尊盘”也丝毫不逊色,其装饰更加瑰丽,工艺也更加精湛,同样是失蜡法铸造的杰出代表物。
曾侯乙“尊盘”,顾名思义它正是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组合器物在曾侯乙墓中并不少见,譬如曾侯乙“鉴缶”,就是由在外部的“鉴”与内部的“缶”所组成。
好了,我们把这个“尊盘”拆开看一看:
这是上部的“尊”,口部呈喇叭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口沿处附加有高低两层精细繁缛的透雕纹饰,在其颈部则有四条镂空的龙形雕饰,腹部和圈足同样有变体盘龙纹装饰。
这是下部的“盘”,同样在口沿部、唇、耳部、腹部和蹄足上,都大量装饰有透雕的蟠蛇纹及龙纹。
这里,简单说一下范铸法与失蜡法的区别,如图所示:
其实,两者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模具,范铸法为泥,而失蜡法则是蜡模,别小看只是一个泥一个蜡的区别。
这不仅关乎到器物表面的光洁程度,也在于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不受器物造型的限制,几乎可以制作出任何想要的器型!总结下就是:
1.范铸法的外范一般会分成数块,而且范块之间会有小缝,因此铸造的器物表面会有铸缝,器底一般不进行打磨,仔细观察就能看得到;
但是失蜡法铸模不需要开模,而且也不用分成数块,所以器表光洁度较高。
2.范铸法的模和范都只能用一次,因此铸造不同器物,都需要再重新制作制作内模和外范,虽然后期有了印模制范,但工序还是比较复杂。
而失蜡法用低熔点的蜡作为模具,极大地简化了制模的工艺,从而提升了青铜铸造效率。
3.范铸法即便产生分铸法、印模制范法,想要铸造带有镂空工艺的器物,还是非常困难的,而失蜡法则不然,因为蜡模可以融化,所以特别适合纹饰繁缛的器物。
青铜器中歛口是什么样的?
歛,古通敛,有聚集、收拢之意。歛口,是指青铜器的腹大而口小,这类青铜器一般作为贵族容器使用。如:
罍与尊配合使用,都是大型盛酒器,造型相近,罍为了贮酒,不使酒挥发,口部为歛口并加盖。器腹很深,有两耳和面鼻,以便于系绳、扛抬,也有方、圆之不同。此外,还有瓿,形似圆罍而形体较矮,宽肩。
青铜器全集里所讲的直唇、方唇、子母唇是什么意思呀,最好能结合图片说明一下。谢谢
器物都有口,唇就是口边。
直唇就是直的。是指的那种特别直直的向上,也可能微微内敛口,好多都是误用,其实都是方唇的。
方唇就是方的。假设口上砍一刀,从豁口看剖面,那基本是方的,就是方唇。和圆唇相对的。
子母唇就是有个弯折,方便盖盖的。
青铜器唇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青铜器局部纹样、青铜器唇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