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彬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1984年毕业于南师大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95年参加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1996年参加北京中国艺术博览会。1997年参加上海博览会。1997年......详细
孙健彬与他的56个民族重彩画萧鸿鸣
以中国的传统绘画而言,其精髓的遗留大多在工笔重彩,这不管是从湖南长沙出土的两张汉代帛画,还是以后许多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诸如《女史箴图》等作品,它们无不都是重彩工笔。 然而,自中唐以后的中国画家们,却开始较少依赖色彩,而较多地依赖线条本身的表现力,只有比较保守的宫廷画家则仍袭用细匀的线条,并保留了运用鲜明的矿物质颜料,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宫中贵族妇女就是代表。 到了宋代以后,文人主义的兴起,绘画的主要目的,已经成为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其次才是去(甚至不去)对周围世界作描写性、解释性或极抽象陈述的一件事情。这使得中......详细
孙建彬作品特色和市场潜力鸿鸣
孙建彬是一位近年来在南京艺术品市场上初露头角的实力型画家,他受过系统而严格的学院派和写实主义的训练。八十年代毕业于南师大国画系。受业于杨建侯、尉天池、范扬等诸师,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本功,这从他的毕业创作《山里人工笔人物画》可略见一斑。九十年代以后画家把重点转向了工笔人物画,重点描绘江南水乡,徽州女子和苗女,他的第一本画册《清风微度》便收录了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在文人画水墨画盛行的南京,他那朴实、淡雅、甜美的画风并不为当时的市场所接受。然而画家对唯美的信仰和追求并未改变。2000年他在蒋采萍主办的岩彩画高研班上取得真经。如何将古典美与新锐的绘画材料结合起来,一直是孙建彬这两年探索的课题。应该说,在这一课题上,他取得了相当突出的阶段性成就。这从他出版的重彩画集《彩云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