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在砚田 心有旁骛--读陶鸿书法作品 熊西平
初识陶鸿,感觉有点腼腆,语言不多,且慢,说到快意处或是谐趣处,会颊上顿飞桃粉榴红。当然,滔滔不绝潺潺湲湲时也有,那必是三五新朋两瓶老酒催发的时刻。 真正认识陶鸿,走进他的世界,还是读了他的书法作品之后。 陶鸿作品脉宗“二王”。“二王”是中国书法帖学的渊源,也是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是中国书法万里滔滔的泉源、星云流散的光源,唐宋明清的书法大家,只要一回首,一溯源,都能找到高居庙堂之上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一颦一笑。 魏晋产生“二王”这两座丰碑,不是......详细
采菊东篱 游目晋唐--陶鸿书法艺术浅谈 文/彭双龙
千载以降,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为代表的“二王”帖学被奉为中国书法的正脉。“二王”帖学以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气质神韵暗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在经历了晋唐的高峰、宋元的复古、明清的展大、清末的式微之后,在当代再次迎来了复兴热潮。迨至时下,书法的语境固然已经与清代甚或民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但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信息的发达,使得当代书家在获取资料方面远比古人方便的多,足不出户便可搜尽古今法帖,卧游天下。但是,由于真迹的缺失和摹刻的漫漶以及时代语境的不同使得当代书家在理解和表现“二王”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隔膜和难度,这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接近和理解真正的“二王”。 陶鸿的行草书具有典型的“二王”帖学烙印,他在解读和演绎“二王”方面颇具代表意义和研究......详细